教务管理部2025年度工作要点及安排

时间:2025-01-02 13:33:18  来源:   点击数:

 

2025年,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教务管理部将在“新财经战略”行动方案的引领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改造升级和优化调整;探索培养模式改革,组建学院跨专业交叉融合特色实验班;以教育数字化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新发展,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围绕“人才培养强有力支撑、教育数字化全方位赋能、产教深层次融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科学架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专业转型升级

围绕学院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开展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打通学科专业壁垒,探索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新路径,创新“经管知识+数智技术+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提质升级与教育教学数字化革新。根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对标教育部审核评估,进一步完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适时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工作,完善专业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院级新文科和微专业建设,鼓励建设基础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微专业申报新专业。

二、创新培养模式,打造跨专业融合实验班

广泛调研,成立仰山书院,探索并实施拔尖人才“财经基础+数智科技+人文精神”交叉复合的新培养模式,探索出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的“东方方案”。仰山书院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厚基础、深融合、强创新”培养策略,致力于培育具备新财经战略思维、跨学科知识结构、多元化国际视野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为确保仰山书院的有效运行和人才培养落实,将构建仰山书院组织架构,成立2-3个跨专业交叉融合特色实验班,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深入宣传与精准招生,精心组织培养等系统性措施。

强化内涵建设,助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升级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积极推进教学和科研结合,赋能思政课课堂教学。持续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健全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面向学院所有专业、课程及基层教学组织,全面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聚焦课程思政提质升级,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与水平,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迈向新台阶。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以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标省级产业学院建设要求,迭代升级两个产业学院的内涵建设,打造产教融合“金课”和“金教材”。优化专业结构细化对接产业,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抓手,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资源,打造具有财经特色的应用学科交叉专业群。健全校政行企协同的动力机制,细化配套制度,建立定期会商、研讨交流机制,定期召开校政行企协同育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完善协同育人的教学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积极推动业界师资进课堂,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创新产学合作实践教学。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

聚焦通识与智慧课程革新,驱动课程改革与质量跃升

落实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围绕大思政、新文科、强实战,建设以“思政+”“知识+”“能力+”三维目标为指引,“分步必修、梯度选修、进阶修读”三级架构为支撑,“价值为本、学科为体、能力为基、创新为特”六大模块10门精品课程为核心的“3361”通识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效。做好首批精品通识教育课程申报工作,重点打造新开课程,培育高水平且体现新财经特色的通识课,拓宽学生认知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数智能力,培养学生人格素养。围绕学院专业改造提升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设一批符合新财经战略要求,具有数智化、融合性的智慧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范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实现深层次变革。

、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探索,引领教学模式升级

继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在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教师培训、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索更多融入智能数字化技术的可能性。升级现有的在线教学平台,推动智慧教室的建设与应用,继续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引领教学模式升级。引入更多元化的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定期组织数字化教学技能培训,提升学院教师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做到都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布局,促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大力构建产教融合、能力先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社会调查、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递进式实践教学链,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保障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平稳运行,做好实践教学系统和教务系统的数据对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提高数据报送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条件,积极开发、利用已建成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X试点、专业实训中心等在内的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探索“学评教”改革,根据学生排名的不同,优化“学评教”评价机制,改进和优化师生评教流程,挖掘更加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开展更多项目的专项评估,构建更加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与督导委、督导组的协作,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反馈机制,畅通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对检查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定期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闭环模式。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序开展“学评教”平台采购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聚焦教师教学能力精进,提升教学技艺与专业素养

聚焦专任教师、专业导师、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依托“教创工作坊”,深度开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转型和提升的各类学习培训、高品质讲座、教学竞赛、研讨交流、研修班等活动。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全院范围内的教学观摩,拓宽交流渠道,进一步发挥示范课程等的示范效应,扩大影响面。持续优化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计划,将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与教学竞赛体系有效衔接。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与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其专业素养、管理效能及创新能力。通过搭建多元化、开放性的交流平台,推动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与智慧共享,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学科竞赛金牌赛事

完善学科竞赛制度建设,严格对标落实,做好学科竞赛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竞赛过程管理,做好竞赛进展跟踪与服务,提高竞赛组织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实践育人作用,推动学科竞赛与学科、专业、课程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专业教学资源,科学规划、配置各类课程作业项目、社会调查、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训等项目资源,挖掘培育优质竞赛项目,引入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实践应用项目,开发单科性和多学科综合的竞赛项目,形成训练能力层次递进的学科竞赛项目群,打造“一专业一赛、一学院一品牌赛事”。

附件:教务管理部2025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教务管理部

202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