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大东〔2014〕13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精神,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规范管理程序,确保项目经费用于学生开展创业训练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院在教学管理专项经费中设立专项经费,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资助,使相应的活动有稳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
第三条 学院教务管理部负责根据项目预算下达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并对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主要用于资助项目实验、材料、书籍、论文版面、调研差旅、学术交流与研讨等研究所需费用。如发现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一经查实,终止项目资助。
第四条 项目经费分三次下拨,项目立项启动时下拨三分之一,中期检查验收通过后再下拨三分之一,结题后下拨余下经费。
第五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必须遵守学院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章 经费使用和审批
第六条 项目组填写“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报销汇总单”,项目组负责人作为经办人签名,指导教师审核并确认签字,分院负责人(财务一支笔)审批后签字,项目负责人持原始票据到计划财务部报销,报销时需出示本人学生证等有效证件。
第七条 购买单价200元以上仪器设备,或者仪器设备单张发票总额超过1000元,按照学院公共事务部有关规定办理财产登记入库手续,并将仪器设备存放于相应分院办公室。
第八条 报销论文版面费,需注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报销专利申请费,需要在专利证书上注明专利权归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所有。
第九条 报销交通费和旅差费应填写交通和旅差报销单并须由指导教师、分院负责人(财务一支笔)签字。
第三章 经费开支范围
第十条 项目经费必须严格按照预算开支,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经费的报销必须要有正规的发票。
(一)设备费,是指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需的小型专用仪器设备添置或维护费用。
(二)办公费,指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一般性办公用品等。
(三)差旅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差旅费及市内交通费用。
(四)通讯费,与项目直接相关的电话通讯、邮寄费等。
(五)资料讲义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及书籍购买费、资料费、文献检索费、印刷费等。
(六)知识产权事务费,指专利申请与维持费以及知识产权顾问费等各项费用。
(七)成果展示费,指进行项目成果的编印、展示、出版、相关的网站建设及维护等费用。
(八)劳务费:包括专家指导费、专家评审费。专家指导费: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专家指导费。专家评审费: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专家评审、评估费等。以上劳务费总和不超过总经费的20%。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经费到位后,将向分院发放经费卡,各项目组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经费总额。
第十二条 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停止其继续使用资助经费。
第十三条 项目结题时,项目组需提交经费开支明细表,并对经费使用做出说明。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将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凡发现经费支出不符合管理规定,存在虚报假报现象的,一律退还已报销费用,情节严重的不予以结题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结题三个月后停止经费报销,由学院计划财务部按有关规定办理结余经费的结转。
第十五条 项目经费形成的资产属东方学院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东方学院。资产的处置按照国家及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教务管理部和计划财务部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