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大东教〔2014〕20号
各分院(中心):
学院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现安排2014级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基本依据
按照《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4级各专业培养方案总则》(以下简称《总则》,附件2-1)要求,修订2014级各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
二、基本安排
1.修订专业:本次修订的专业培养方案范围包括2014级招生的各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和2013级双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
2.修订形式:各分院(中心)可在2013级学分制培养方案(纸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修订之处用红笔标注。
三、制订要求
从2010级培养方案修订至2013级培养方案完成,我院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已趋于平稳。2014级培养方案应保持课程设置相对稳定性及对教学指导的连贯性,原则上不改动现有课程设置,着重于精选课程内容,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修订以下部分:
(一)着重明确我院各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规格描述。
根据我院“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总要求,按照“两课堂、七平台、实践持续、专业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全面准确描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文字描述部分格式见附件4-1,附电子商务专业2014级培养方案供参考(附件4-2)。
1.进一步清晰描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说明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与性质,恰当地描述毕业生主要的社会竞争优势,凸显专业特色。
2.按照学院《总则》的培养要求,结合各专业具体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培养要求,详细描述本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3.着重描述专业课程设置,使文字描述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适应,体现专业或专业方向特色。使学生能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修读。
(二)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的关系,理清专业知识单元、应用能力的构建在各门课程间的关系,结合专业课程群建设,整合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面向专业全体学生,逐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满意度。
(三)进一步强化专业实践教学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毕业总学分的20%,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毕业总学分的25%。我院各专业应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各专业必须安排不少于规定学分的实践性教学项目。
表一 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安排表
教学结构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分
| 教学计划
负责部门
| 文
| 理
| 公共
教学
| 课程实验
| 计算机公共教学
| 2
| 2
| 教务管理部
| 课程实践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3
| 3
| 专项训练
| 军训
| 1
| 1
| 综合实践
| 城乡社会调查
| 1
| 1
| 课程实践
| 公共选修课(能力拓展模块)
| 2
| 2
| 综合实践
| 第二课堂
| 3
| 3
| 学科
教学
| 课程实践
|
|
|
| 课程所在分院
| 学科实践
| 阶段实习
| 2
| 2
| 教务管理部
| 学科实践
| 学年论文
| 2
| 2
| 专业
教学
| 课程实践
|
| 4
| 13
| 专业所在分院
| 专业实践
| 毕业实习
| 4
| 4
| 教务管理部
| 专业实践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6
| 专业实践
| 综合专业实训
| 1
| 1
| 专业实践
| 创业实训
| 2
| 2
| 合计(实践教学最低学分)
| 33
| 42
|
|
(四)优化公共教学各模块课程设置
按照《总则》要求,综合参考历年课程开出率及课程学评教成绩等数据,进一步优化公共教学模块课程。具体课程调整由开课部门统一申请,教务管理部统筹安排,原则上不改变现有模块课程结构和课程门数。
各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规划性文件,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制订培养方案亦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请各分院、专业认真按照制定程序,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完成此项工作。
根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工作规程》,各分院报教务管理部的专业培养方案,应填写《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审批表》(附件1-4)经各分院组织审核后,分院院长签属意见。培养方案无变动、仍执行2013级专业培养方案的分院,也需要提交该审批表。
(五)均衡各学期学分
根据《总则》中有关教学基本结构要求,统筹安排各层次课程学分和课程数量,均衡各学期的学习量。充分关注低年级学生周课时量,合理安排课程,解决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原则上每学期必修课学分总数不得超过26学分。课程应合理分布在第1-7学期,第7学期必须安排1-2门课程教学。
(六)编制各专业学年学期课程设置
2014级各专业培养方案将增加课程设置简表(以下简称“简表”,见附件4-3,以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简表4-4为例供参考),以学期为单位制作课程设置表,方便师生查看,并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各自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由教务管理部根据2014级各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表编制各专业简表,仅用于核对和调整教学任务。
三、时间安排
2014年6月9日前分院完成2014级专业培养方案和2013级双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报送材料包括:
1.2014级学分制培养方案(纸质材料,文字描述部分格式见附件4-1),在2013级基础上修改部分标红。分院院长签字并署明日期,加盖分院章(每个专业一份);
2.《2014级各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表》(附件1-1);
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新增课程调整申请表》 (附件1-2);
4.《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科、专业课程对应关系表》(附件1-3);
5.《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审批表》(附件1-4);
6.《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1-5);
7.《现行课程库信息反馈表》(附件3-2);
请将各专业培养方案纸质材料及各种相关表格(纸质、电子)报送教务管理部行政楼A103东办公室。
联系人:应青苑,联系电话:87571127。 附件
教务管理部
2014年5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