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大东教〔2016〕1号
2016年教学工作将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5〕47号)的精神,以及《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教办函〔2015〕136号)、《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加强应用型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紧紧抓住加强应用型大学建设这一难得机遇,进一步明确特色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制定2016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专业建设要重点围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6年将根据加强应用型建设的原则要求加强专业建设,重点将围绕2批共14个特色专业和3个新兴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形成上,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专业(包括已经结项的)要培育优秀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上要能体现应用型大学的要求。
(二)制订培养方案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制订2016级的培养方案以及未来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要立足于彻底改变侧重知识输入而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开展课程改革。转变课程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课程体系重构,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邀请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设计,调整、充实、改造、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统筹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科学配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在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特有的作用,使第二课堂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有效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将有计划地开展分类课程建设
2016年将有计划地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应用型课程和实验实训类课程等分类课程建设。通过校地、校企的深入合作,着力开发行业企业的真实案例用于教学,开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课程运用真实任务。分类课程(群)建设同样要将效果体现在课堂教学质量上,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划定对应的支撑知识点和能力发展梯度,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重组课程,由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及知识应用组成课程群,带动整个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与建设应用型大学相适应抓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要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以及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锻炼机会,还要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要提出明确的创新创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与创业训练。整合运用校内外各种资源,系统地开发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建设一批具有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把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学的实际效果。设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学分,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要主动参加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
(五)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广优秀课堂
坚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模式从侧重知识输入向侧重能力培养的转变,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采取大班和小班、长课和短课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巡查和随堂听课制度,完善评教方案和激励制度,评选与推广优秀课堂。
(六)启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对接工程建设
按照产教融合、内外衔接的要求,紧紧围绕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融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重点,实训与实战互补,仿真与现实结合,在校内重点建设实训平台,在校外重点建设实习基地,整合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拓展社会实践项目,构建校企对接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校内实训平台建设将吸收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实验实训教学经验,有效整合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要把企业、政府请进校的形式,研发校内实训教学平台,引入仿真企业、仿真政府,使学生对基本业务流程与工作要求获得基本了解。文创类和法学专业要在校内开设工作室、创意坊,引进真实项目开展实战训练。推进法学专业的巡回法庭、律师事务所等实体机构建设,在双师型教师指导下运用真实案件开展实训锻炼,进一步创造条件开展真实案件的审理,开展实战训练。
(七)开展多层次学科竞赛活动
进一步挖掘专业教学资源,引入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实践应用项目,开发单科性和多学科综合的竞赛项目,形成训练能力层次递进的学科竞赛项目群,构建从单项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创业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训练的多层次竞赛活动体系,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八)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水平
进一步拓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通过适当的合作形式,与企业高水平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建立合作联系,建立高层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数据库,在科研与教学等领域,积极开展与校外高水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多方面合作。
二、主要工作安排
上半年
| 序号
| 工 作 内 容
| 周次
| 1
| 期初教学检查、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 1
| 2
| 2015级学生转专业报名、核查及后续工作
| 1-2
| 3
| 组织上学期课程缓补考(含双专业)
| 2
| 4
| 组织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三轮选课
| 2
| 5
| 课程免修、免听审核(含双专业)
| 1-3
| 6
| 学业预警
| 4-8
| 7
| 组织重修网上报名工作(含双专业)
| 4
| 8
| 组织3-4场教学研讨沙龙
| 见通知
| 9
| 组织教师教学提升方面专题讲座
| 见通知
| 10
|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校外讲座、沙龙等
| 见通知
| 11
| 组织课程重构协调会
| 见通知
| 12
| 2016级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 2016年3月
| 13
| 2013年立项的院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 见通知
| 14
| 2014年立项的院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中期检查工作
| 见通知
| 15
| 新专业建设中期检查(新设专业、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
| 见通知
| 16
| 法学专业(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延期验收专业)验收工作
| 见通知
| 17
| 学生创新活动交流会
| 见通知
| 18
| 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
| 见通知
| 19
| 2016年度学科竞赛立项申报
| 见通知
| 20
| 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期检查
| 见通知
| 21
| 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技能比赛
| 见通知
| 22
| 教改课题结题和立项(第一批)
| 见通知
| 23
| 第一批课程群建设项目验收(分两批进行)
| 见通知
| 24
| 做好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报名工作
| 见通知
| 25
| 本学期课堂教学工作量预统计
| 8
| 26
| 开展期中教学检查(第8周期中考试)
| 8-10
| 27
| 2015级学生城乡调查工作安排
| 10
| 28
| 2016届毕业生清算学分学费
| 见通知
| 29
| 2014级学生阶段实习工作安排(含双专业)
| 11
| 30
| 下达和落实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含双专业)
| 10-13
| 31
| 2016届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审核、复核(含双专业)
| 4-18
| 32
| 做好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工作
| 见通知
| 33
| 组织论文答辩(含双专业)
| 见通知
| 34
| 网上学评教
| 14-15
| 35
| 做好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组织工作
| 见通知
| 36
| 安排期末考试日程、考场和监考教师
| 12-13
| 37
| 编制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
| 14-15
| 38
| 组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二轮选课
| 16-18
| 39
| 2016届毕业生资格复核、证书发放、学业成绩单及学籍卡打印和办理离校手续
| 17-18
| 40
| 组织期末课程考核
| 17-18
| 41
| 收集、整理本学期各课程学生成绩档案
| 18
| 42
| 选拔2014级优秀学生转入校本部工作
| 见通知
| 下半年
| 序号
| 工 作 内 容
| 周次
| 1
| 组织开展期初教学检查、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 1
| 2
| 做好2016级新生入学相关准备工作
| 1-3
| 3
| 组织上学期课程缓补考(含双专业)
| 2
| 4
| 组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轮选课
| 2
| 5
| 2013级学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工作安排(含双专业)
| 2
| 6
| 课程免修、免听审核(含双专业)
| 1-3
| 7
| 组织学生转专业工作及转专业学生选课
| 3-4
| 8
| 学业预警
| 4-8
| 9
| 组织开展201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检查工作
| 见通知
| 10
| 组织3-4场教学研讨沙龙
| 见通知
| 11
| 组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提升方面专题讲座
| 见通知
| 12
|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校外讲座、沙龙等
| 见通知
| 13
| 2017届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
| 见通知
| 14
| 组织结业生换证重修考试、换证毕业审核
| 每月一次
| 15
| 组织重修网上报名工作(含双专业)
| 4
| 16
| 做好本学期课堂教学工作量预统计工作
| 5
| 17
| 2014级学生学年论文工作安排
| 5
| 18
| 做好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报名工作
| 见通知
| 19
| 做好2017届毕业班学生毕业资格预审
| 6-10
| 20
| 做好学生学年电子注册和2015级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 5-6
| 21
| 做好2015级双专业的报名、审核工作
| 7
| 22
| 做好学生修读学分的统计和核对工作
| 8
| 23
| 开展期中教学检查(第8周期中考试)
| 8-10
| 24
| 下达和落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含双专业)
| 10-13
| 25
| 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及结项评审
| 12
| 26
| 2015年立项的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省级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中期检查工作
| 见通知
| 27
| 2013年立项的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延期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 见通知
| 28
| 2016年度教学研究、教学建设激励工作量分配工作
| 见通知
| 29
| 做好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工作
| 见通知
| 30
| 教改课题结题和立项(第二批)
| 见通知
| 31
| 第二批课程群建设项目阶段检查
| 见通知
| 32
| 网上学评教
| 14-15
| 33
| 做好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组织工作
| 见通知
| 34
| 编制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 14-15
| 35
| 组织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二轮选课
| 16-18
| 36
| 组织期末课程考核
| 17-18
| 37
| 收集、整理本学期各课程学生成绩档案
| 18
| 38
| 2016届延长到2017届学生的毕业资格审核、证书发放、学业成绩单及学籍卡打印和办理离校手续
| 见通知
|
教务管理部
2016年1月4日
|